城市环境弊端日益突出可持续消费待推动

2011-04-2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

   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 亿人次受灾。干旱、洪涝、泥石流等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也引发了对救灾备灾、城乡规划、生态保护、政策法规等诸多层面的反思。

  昨日,第6 本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下称“报告”)正式在北京发布,编撰者们表示,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正在不断加剧,而城市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则尤其凸显。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划和运营中的种种环境问题暴露无遗,对公众过度消费的误导,各种大型开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的破坏及对动植物物种生存空间的挤压,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挑战。

  重视城市环境问题

  据调查,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安全的重大隐患,并且在2010年集中爆发,有269 个县级以上城市受淹。

  “城市内涝并不是新出现的情况,也不是偶然现象,短时降水量达到100 毫米左右,就容易引发城市内涝。”报告称,城市内涝的危害很大,因内涝路滑造成跌倒骨折、蹚水时被戳伤腿脚的病人明显增多,浸水导致发烧感冒及肠道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急剧增加;内涝造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转失灵或部分瘫痪,交通事故比平时明显增加;车辆保险理赔比平时增加8 ~10倍;还可引发城市水电、通讯、地下线缆故障;造成市场、仓储货物被淹,甚至人身伤亡,引起社会秩序混乱等。

  报告称,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城市型水灾害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80年不足20% 上升到目前超过了45% ,30年间城市人口净增约4 亿,沿江沿海城市的扩张尤为迅猛。在这种背景下,水灾害加剧与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交织在一起,使得城市水安全保障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艰巨。

  “面对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家网络负责人、绿皮书报告总撰写人李楯教授认为,必须突破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全面改革,改变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国民改变消费模式,治理污染,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修复生态,走出困局。

  李楯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任必然要落在城市身上。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力军、低碳经济的桥头堡、环境决策中公平正义议题的主战场,宜居城市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和检验工具。

  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也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任已经开始落在城市身上。如何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于居民的健康威胁,是“十二五”时期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遏制城市奢侈性消费

  著名环保人士胡勘平在报告中用大量的调查实证指出,2010年,北京的奢侈性水消费高潮再起,众多人工造雪游乐项目在北京城区和郊区县异常火爆,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危机。

  胡勘平说,北京市每年人工造雪的用水量至少100 万吨,每年所消耗的水量相当于北京市8300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总和。人工造雪后,绝大多数会通过空气蒸发或渗透地下,这部分水无法回收再利用,造成了浪费。在人工造雪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很多电能。一台造雪机的功率平均要达到15~20千瓦左右,如按20千瓦计算,一台造雪机开一天的耗电就是480 度。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特大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发展的重要瓶颈。”胡勘平说,奢侈性水消费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危机,如果水资源危机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北京的发展注定将是不可持续的,建设“世界城市”的种种宏伟目标更将无从谈起。

  报告从奢侈性水消费引申到资源性耗费,认为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不论在某个时段里看来是多么有绩效,其实是在加剧甚至引发着自然灾害。环保人士称,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除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大尺度的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长达半个世纪的林业开发,使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67% 锐减至现今的20% ;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共扰动地表面积322.8 公顷,水土流失预测量达74.9万吨;近40年,舟曲县播种面积从10.63 万亩扩大到21.53 万亩,县内各乡40度以下的坡地已被全部开垦,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6.75万亩,占全县面积的42%.如今,舟曲全县泥石流灾难隐患点已有86处之多,滑坡灾难点遍布全县22个乡的116 村庄。

  报告分析认为,舟曲的发展模式是资源耗竭式的,并以牺牲生态与环境为代价,是不可持续的。舟曲是我国生态破坏的一个缩影:不当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反过来又增大了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

  建议推动可持续消费

  报告指出,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和行动依然严重不够,奢侈性消费进一步蔓延,各种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并未受到遏制,反而继续大行其道,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

  与会环保人士认为,可持续消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自然之友理事长、著名学者杨东平认为,政府应加强示范和引导,广泛持续地开展全民消费教育,培植可持续消费意识。“国家应制订和实施有关自然资源保护法,对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消费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杨东平建议,对某些特定的消费行为加征消费税,约束不可持续消费行为;对消费的“末端控制”制度化、法律化,在建立消费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制度的同时,加强消费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对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消费环境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对于城市环境问题,自然之友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十二五”规划落实的前期,面对城市中的生态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与大气污染、水资源紧张、垃圾焚烧危机、公共绿地缩减、能源过度消耗等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应制订专项方案,提出整体解决思路和行动路线图,并予以切实行动。

页尾

协会简介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协同办公
版权所有: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 邮编:100088
京ICP备19043606号-1 技术支持:杭州中软安人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